又到了炎炎夏季,瓜果争相上市,冰淇淋也作为消暑主力军重新占据了千家万户的冰箱的主要位置。外出回家先来两块冰镇西瓜,为了省事中午的剩菜稍稍加热就端上餐桌,餐后再来支冰淇淋……殊不知惬意的同时,“冰箱病”也悄悄找上门来。
【资料图】
什么是“冰箱病”?
“冰箱病”是人们吃了存放在冰箱中的食物,引起头痛、腹痛、胃炎、肺炎和肠炎等不良反应的综合征。
造成这些不良反应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头痛和腹痛通常发生在快速食用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食品时,冷冻食品刺激口腔黏膜,反射性地引起头部血管痉挛,从而产生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
由于人体全身的血管在夏季处于扩张状态,肠胃内的温度约为36~38摄氏度,而刚从冰箱里取出的食物只有-18~8摄氏度,由于两者温差大,胃肠道受到刺激痉挛收缩,产生腹痛等一系列症状。
“物理攻击”尚且能忍受,“生化攻击”更让人胆战心惊。全球卫生理事协会曾对美国等9个国家进行了一项“家庭卫生调查”,结果显示,46%的家庭冰箱内部微生物超标,主要包括肠杆菌科细菌和霉菌。我国也有权威研究显示,家用冰箱平均每平方厘米约有1140万个细菌。临床检测显示,冰箱细菌主要有大肠杆菌、霉菌、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志贺菌、耶尔森菌等。其中对人影响比较大的是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志贺菌和耶尔森菌。
冰箱里藏着哪些“杀手”?
“冰箱杀手”李斯特菌是一种需氧或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堪称细菌中的“小强”,耐冷、耐盐、耐酸、耐碱,在0摄氏度~10摄氏度的低温下会不断地繁殖增长,且在绝大多数食品中都能找到。虽然李斯特菌的流行性发病率低,各国发病率报告为0.1/1000000~11.3/1000000,但由于其主要发病群体为新生儿、老人、孕妇及免疫力低下者,且严重者会导致脑膜炎、败血症、妊娠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沙门氏菌、志贺菌、耶尔森菌偏爱低温、繁殖力强,多见于瓜果蔬菜、生肉、鸡蛋,潜藏于冰箱中,时时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此外,由于不经常擦洗消毒,冰箱的冷冻机排气口和蒸发器中极易繁殖真菌。这些真菌随尘埃散布于空气中,过敏性体质者和儿童吸入这种带菌空气后极易出现咳嗽、胸痛、寒颤、发热、胸闷和气喘等症状。
如何预防“冰箱病”?
首先,冰箱内食品存放一定要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感染;蔬菜要去除腐叶,鱼类应先除去内脏和鳞;热饭热菜要充分冷却后再放入冰箱,经解冻的食品也不要反复冷冻。
其次,冰箱内取出的食物应充分加热,不宜加热的要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再食用;
第三,冰箱中食物存放时间不宜过长,肉类冷藏不宜超过2天,瓜果蔬菜不宜超过5天。
第四,最重要的是,家庭使用冰箱要注意及时清理消毒,避免因食物堆积造成微生物大量繁殖,冰箱除菌时要科学规范,切忌盲目相信偏方,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审稿专家:河南省食品和盐业检验技术研究院主任医师、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 刘智勇
作者:河南省食品和盐业检验技术研究院 秦祎芳
责任编辑:杨华
下一篇:最后一页
来源:新浪证券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文 夏虫工作室核心观点:
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新婚度蜜月中秋游异邦打一成语语,新婚度蜜月
常州人注意!常州市气象台发布雷暴大风黄色预警信号:昨天下午到夜里我
最近,福原爱和江宏杰离婚后的争议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江宏杰飞往日本
青矩技术将于2023年8月1日解禁386 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5 62%,解禁比例
X 关闭
X 关闭
四川广安市48小时内将新改建一个80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 记者从今日(19日)中午召开的广安市疫情防控发布会上获悉,广安市应急指挥部决[+更多]
河南:6月底前实现“场所码”全覆盖 “场所码”是流调的关键,是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要举措。记者从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更多]
中新网上海5月19日电 (陈静 朱虹 丁国莲)记者19日获悉,中国学者的最新研究解释,证实了糖尿病的卵母细胞起源,揭示了糖尿病代际遗[+更多]
中新社合肥5月19日电 题:虚拟人走红“Z世代”:未来虚拟人懂情感有温度 中新社记者 张俊 俏皮可爱的虚拟人形象、顺畅自然的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