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业界 >  >> 
行业 | 新趋势下,物流供应链管理成为零售商的重点|焦点关注
来源:运输经理世界      时间:2023-04-17 20:21:57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相关资料图)

“211限时达”“半日达”“两小时达”……随着新零售的崛起,零售物流配送也开启了一场激烈角逐。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供应链的不断完善,物流配送服务逐渐成为了零售业的核心竞争力。

4月13日,斑马技术公司举办媒体交流会,发布《2023全球消费者调查报告》。报告结果表明,消费者正在拥抱多渠道体验,80%的受访消费者更喜欢提供轻松退货的零售商,75%的受访消费者更喜欢提供送货上门的零售商。而零售商正在努力加大科技投资,以跟上消费者的步伐,82%的受访决策者计划在未来三年增加科技投资。

斑马技术大中华区华东及台湾地区业务负责人吴国帅

斑马技术大中华区技术总监程宁

“如今电子商务已成为常态,多种零售渠道也在互相融合,在这种背景下,确保线下和线上平台的无缝体验对于零售商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消费者无论选择何种购物渠道,他们都会视其为一种购物体验。更重要的是,随着零售业履单模式的不断发展,零售商需要采用合适的技术来赋能员工,助力他们更好地完成任务。新趋势下,物流供应链管理成为零售商的重点。”斑马技术大中华区技术总监程宁如是说。

三大趋势:机器视觉、机器人、人工智能

“根据我们的报告显示,零售商最看好的三大技术分别为:机器视觉、机器人、人工智能。其实现在的零售商都看得比较长远,他们也非常希望把这三项技术引到零售里面来。”程宁详细介绍,“这三大技术趋势也是物流供应链的技术推动点。”

就拿机器人技术来说,在线上线下混合型仓库里应用得比较多,一般他们对订单的采摘往往会采用机器人的方式去完成,如此便会大大提高效率。而机器视觉技术往往会应用于最后商品打包订单确认的环节中,也就是发货环节,发给快递或者发到某一个中转站。

程宁进一步分析,从技术层面来看,国内很多供应链物流企业都已经在使用这些技术,比如在仓库里RFID(射频识别)的应用规模相当大,比如货物分拣线上的机器人应用量也非常大。虽然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行业里还未应用到整个行业里,但未来将迎来一个爆发点。当下人工智能关注热度持续上涨,大家都在探索怎么将其应用到物流或者仓储行业。

对于整个零售业的供应链环节,斑马技术关注着全供应链上的每一个节点,比如仓储物流的管理、门店的管理、门店员工的管理、运输环节当中对车辆和货物的一个实时状态的管理等,斑马技术在这些环节中都投入很多研发力度,尤其重视机器视觉、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投入,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升级。

要实现全供应链的数字化或智能化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端到端的管理,从供应商到最后的消费者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链条。从斑马技术这些年实施的技术角度来看,我们经常遇到的痛点是:在整个供应链的单个环节里,技术或是系统的配置是不均匀的,比如在某一个点上实现了数字化,但是在其他点上可能有所欠缺。只要某一个点存在问题,那么整条供应链就是存在问题的。”程宁分析。

“因此,首先要实现全供应链的数字化或者是智能化管理。”程宁进一步举例分析,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中,RFID发展势头很猛,将RFID应用于一整条供应链中,再将每个环节的数据全部打通,那么每个环节都可以应用该技术来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如此供应链就不会出现上面的问题了。

随着物流供应链不断发展,客户需求也将不断出现新变化。如何满足客户的新需求呢?“从斑马技术的角度来说,我们在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要实时采集数据。通过条码扫描,或通过RFID,或通过实时定位方式,所有数据都能够实时看到,同时整个系统实时地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将物流的各个环节全部串起来。”

斑马技术大中华区华东及台湾地区业务负责人吴国帅表示:“零售业始终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虽然技术整合有助于零售商及时满足顾客的期望,但员工仍是实现长期顾客忠诚度的重要触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零售商应强化其员工所提供的高价值服务,为他们配备合适的技术,帮助他们处理不断发展的全渠道业务。当零售商展望未来时,关键在于拥抱智能自动化,为员工提供更多支持,从而提供令消费者满意且高效的按需服务。”

据悉,斑马技术将携Modern Store端到端零售行业解决方案亮相2023中国零售业博览会,届时,斑马技术将以广泛的产品线全面展示其在零售业先进的技术以及在优化库存和履单管理、实现智能运营、提升客户体验满意度等方面的优势。

第十三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专题片

欢迎加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

路空协同立体交通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路空协同立体交通分会(简称:路空协同分会)是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的分支机构,以组织和协调打造 网络化、无人化、智能化、服务化、融合化为特征的立体交通体系为发展愿景,以 路空协同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的建构为延展,协同各方政策、规划、管理、技术、信息、装备及运营系统等力量,形成立体交通格局下的医疗救护、抢险救灾、货运物流、运游结合等的深度跨界融合,实现公路、水路、铁路、通航、邮政等交通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协同发展。 联系人: 李继刚,联系方式:13801333905, 010-65299871(传真),邮箱: CCTA_LKXT@126.com

本期责编| 大楚

审核 | 祁娟

联系电话| 010-58278919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运输经理世界”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