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业界 >  >> 
微头条丨帮助困难人群走出困境,华阳路街道这样做→
来源:上海长宁      时间:2023-03-27 17:45:39

华阳路街道借助大数据的力量,精准发现需要帮助的人群,通过整合包括政府和社会在内的各种救助资源,做到就近帮助困难群众分析现状、诊断问题、提供指引、链接资源,协助困难群众尽快找到适合的救助政策或解决困难的方法,将实实在在的救助送上门,让好政策能够真正帮到有困难的人。

连续四年帮扶,拯救一家人走出困境

家住华阳的荣大叔(化名)由于患肺癌提早退休,妻子因照顾丈夫无法工作,而两个未成年的儿子分别在读高中和小学。荣大叔微薄的退休工资不仅要承担高昂的医药费,还要养全家人,生活捉襟见肘,非常困难。


(资料图片)

发现这户人家困难情况的正是居民区社区救助顾问小鲍。居委依托中华烟草慈善助学项目,对接了一批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进行教育帮扶,其中就有荣大叔家的两个儿子。当小鲍走进荣大叔家的时候,心想一定要尽快帮助这户家庭,让他们的生活可以多一些阳光,于是他马上将其情况进行反馈。

当时街道作为“社区救助顾问”制度试点单位,建立了“1+4+21+X”特色四级服务体系,马上对荣大叔一家启动“三阶段推进”的救助帮扶。

小鲍约了第三方专业社会组织的社工以及事务中心救助工作者,一同来到荣大叔家,进行专业的调查评估,进一步挖掘该家庭深层次的困境和现实需求。之后,街道立即为其建立了帮扶档案,按“一户一方案”原则为其量身定制专业救助计划。

帮扶工作开展以来,社区救助顾问多次走入荣大叔家,一一为其对接政策。鉴于荣大叔大病提早退休,养老金较低,妻子因为照顾丈夫不再工作也无其他收入,于是救助顾问为该家庭匹配低保政策,从而获得低保金补差,还可以享受长宁区特色医疗救助——“四医联动”,这样就能解决家庭基本生活来源和荣大叔看病贵的问题,也连带解决了荣大树的妻子因是外来人员而无收入无医保问题。

荣大叔病情逐日恶化,导致生活无法自理后,救助顾问建议并协助办理评残,让其享受残疾方面政策叠加,还为其链接申爱专业服务机构,每周提供1至2次的助浴、护理等服务,减轻家人的生活压力。2021年10月,荣大叔彻底瘫痪在床,救助顾问及时上门帮助他重新评残,对接“长护险”,增加护理项目和次数。由于家里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小鲍每次上门都会关心了解兄弟俩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每年为其申请助学金,送上慰问品,还通过社区救助顾问实体站的“阳益加油站”项目,为他们进行心理舒缓服务。

正是救助顾问给予的温暖,让荣大叔一家的生活步入了正轨,大儿子顺利考上心仪的大学并成功入伍,小儿子进入初中后的学习成绩也相当优异,妻子在疫情期间更是积极参与小区志愿者工作,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群。

2022年年中,荣大叔不幸病逝,他的妻儿在悲痛中也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正是因为有了“社区救助顾问”的长效陪伴,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了“政策排忧解难,行动温暖民心”。

养老无忧,使独居老人重新燃起生活希望

60多岁的郭老伯是通过系统排摸被找到的。居委会在排摸辖区独居老人时,发现郭老伯同时符合好几个“标签”,低保、残疾人、两牢释放人员等,这引起了社区救助顾问的高度关注,随即上门了解情况。

第一次登门拜访郭老伯,华阳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救助顾问叶青发现,郭老伯不仅生活比较困难,居住环境也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床头边的椅子上放着一个插满插头的拖线板和满是香烟头的烟灰缸,床上堆满衣服,墙上的电线也变成“晾衣架”,挂满了衣服。

通过交流,叶青还发现,郭老伯内心一直处于焦虑状态:亲戚朋友大多已经不来往,让他感到孤独,害怕自己生病了没人管,担心将来的养老送终问题。

经过救助需求综合评估,郭老伯在收入、居住等方面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困境,在经过详细了解后,救助顾问为郭老伯制定了一套“组合拳”,不仅为他办理了“特困供养认定”,消除了郭老伯最担心的养老后顾之忧,也对接了社会资源,为他家进行了适老化改造,还联系了两新组织的“圆梦微心愿”项目,为他更换了一批生活用品。潮湿的小屋焕然一新,郭老伯也重新燃起了对新生活的期望。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