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企业 >  >> 
【嗨!宝藏老师①】每周一信,为学生写下20余万字“家书”!她是学生眼里最可爱的“黄妈”
来源:大河报教育      时间:2023-09-09 10:38:08

2009年,黄洁第一次动笔给同学们写信,她没想到,写信会成为一种习惯,陪伴她14年。

黄洁是细心的。她会在寒潮来临前告诉孩子们“天冷加衣”;她会记录下主动关灯的同学;她会表扬考试前一声不响把考试布置好的班长……

黄洁是快乐的。在班级这个小世界里,让她时刻牵挂的学生们,会亲切地喊她“黄妈”,调皮的“10后”,也会喊她“大黄”、“阿黄”。


(资料图片)

从第一届“叶子”班,到第二届的“乐智”班,到第三届的“繁星”班,到第四届的“笑草”班,学生送走了一届又一届,除了心里多了些许牵挂与不舍,黄洁,还是最初的黄洁。

挂在嘴边的“黄妈”

“班主任干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班主任的责任就是处理好同学们日常琐碎、点滴的小事。我的理念,是把一株小草,变成快乐的小草。”接受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采访时,郑州市第十九初级中学语文教师黄洁这样说道。

黄洁带过的学生都知道,她喜欢给班级取一个特殊的名称,从第一届“叶子”班,到后来“乐智”班、“繁星”班、“笑草”班,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专属名称。从教14年,孩子们对黄洁的称呼也有变化:从最初的“阿黄”、“黄妈”,到现在的“大黄”。

称呼一直在变,师生情从未改变,黄洁始终是孩子们心里最依赖的老班,是孩子们每天挂在嘴边的“黄妈”。

黄洁曾在信里这样讲述自己的教育观:教育不是把小草变成参天大树,不是让星星成为太阳,而是让小草成为自信快乐、坚韧不拔的小草,让每个孩子成为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自己,成为独一无二、最好的自己。

黄洁的“读心术”

从最初的手写信,到现在的电脑写信,每周一信,14年里,黄洁先后为学生写下20余万字书信。在学生眼里,这些书信是“黄妈”写给自己的家书。

2009年,黄洁第一次动笔给同学们写信,她没想到,写信会成为一种习惯,陪伴她14年。

黄洁是细心的。她会在寒潮来临前告诉孩子们“天冷加衣”;会记录下主动替别人擦黑板的同学,主动关灯的同学;她会表扬班级里学习最刻苦的同学,考试前一声不响把考试布置好的班长……

黄洁是懂孩子的。曾经,班级里的小浩(化名)在课堂上说感觉自己发烧了,黄洁看一眼就知道他是因为考试分数下降导致的情绪低落。

“你先去量量体温,看看是不是发烧了?一会儿老师再跟你聊聊。”

在黄洁眼里,自己是孩子身边最亲近的人,不管学生遇到任何问题,自己必须做到的,是做好“黄妈”的角色,给孩子更多陪伴与关怀。

她曾在书信中引用梁晓声的哲言:文化是什么?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是无需提醒的自觉,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告诉同学们,如何自省,成为一个修养极高的君子。

黄洁坦言,解惑,既解生活困惑,也解成长迷茫。最重要的是,将心比心化解孩子们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叶子”班的孩子回信了

孩子们毕业了,和黄洁的联系却从未间断。

进入高中后,孩子们会经常给黄洁发短信分享生活日常。无一例外,孩子们永远是报喜不报忧。

曾经的学生小洁(化名)在18岁生日这天,卡点给黄洁发了短信:“黄妈,今天是我18岁生日,特别开心,我想和你分享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这一刻。”短短的几行字,看得黄洁眼泛泪花。

“叶子”班的浩宇(化名)也回信了。

“黄妈,我在高中给你长脸了,每次考试,我都是班里的前几名。我今年考上了湖北中医大学。”班级里曾经最调皮的孩子,也是最让黄洁放心不下的孩子,终于圆梦理想大学。

这一刻,黄洁深刻理解了“教师”这一职业的价值。

看惯了清晨6点的朝阳、深夜10点的星光。错过了儿子的生日,也错过了无数次的家庭聚会,可黄洁从未后悔最初的从教选择,她从未错过学生们的成长,从未辜负孩子们的那声“黄妈”。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